close

這一陣子香港最熱的話題,莫過於匯豐銀行的供股案。

 

香港人對於匯豐銀行有種與生俱來的情感,我猜應該像是那種隔壁鄰家的女兒,一路看著她長大,之後成家嫁去別的村子,雖然現在這個鄰家女兒闖了禍,但怎樣因為都是這個村子出來的,留下來的爛攤子還是得幫忙收拾。匯豐過去的確是土生土長的香港公司,但國際化之後,現今的結構已經不算是香港本地銀行了,況且這次的壞帳也都是多在英、美發生的,但香港人還是沒法忘懷對匯豐的情感。再加上匯豐英文的名字,還是以香港為首,所以很多香港人現在還是習慣暱稱匯豐為Hong Kong Bank,香港銀行。

 

最近很多銀行都賠了錢,匯豐當然也不例外。別人拿錢從政府拿,偏偏匯豐就拒絕的英國政府之前提出要協助的提案,然後在現在需要增資的時候,開口再向投資者要錢,從香港人口袋裡掏錢。像匯豐這樣,之前信誓旦旦說不需要增資,不需要投資人供股,但又出爾反爾、言而無信的銀行,做為投資者,還應該要「再」相信嗎?

 

投資股票的目的是要賺錢,誰知道現在竟然還要倒貼錢。很多匯豐既有投資人都陷入兩難,到底要不要供?要供,還要拿一筆錢出來,然後還不知道這個賠錢的無底洞有多深。不供,原來的股權會被新發行的股票而稀釋掉。這真是天人交戰的難題。

 

另外香港著名財經報紙的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竟然公開在報上呼籲要「為香港為自己支持匯豐」,「買一手匯豐,不是以利、以理出發,而是以出發」,真是太太太偉大了,不知道這位副社長,自己要掏腰包買多少手呢?

 

全世界匯豐的投資者,現在應該都要很開心!因為匯豐不會倒!只要香港的投資者不從利、不從理,不理性的從「義」出發來支持匯豐,就算是個無底洞,又有什麼關係呢?

 

不知道美國人有沒有從匯豐的故事得到一點啟示?開始找人倡議所有美國人應該基於「義」用力買進AIG股票呢? (American Insurance Group),要不然用力支持美國銀行BOA (Bank of America) 也行!至於我們,就用力把錢存在「台灣銀行」囉!

 

 

HKEJ.png  

 

香港經濟日報

 

再談獅子   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 2009-03-12

 

滙豐(00005)之所以成為眾人話題,是因為滙豐銀行確與眾人生活有關。

 

不少人是滙豐的長期擁躉,會將滙豐作為養老金,會將滙豐作為子女的教育基金,會將滙豐留給子女作嫁妝,娶新抱本,總之生養死葬都靠滙豐。

 

為香港為自己支持滙豐

 

另方面,不少家族基金、慈善基金,各位的強積金(只要有投資港股部分),都會涉及滙豐。當滙豐股價大跌時,各家族後人每年可分得的生活費或要少了,慈善基金收入少了,對貧苦大眾的支援亦少了,大家的強積金更不用說,故滙豐已不是供不供的問題,而是要不要支持的問題。

 

有人認為滙豐前途未卜,不宜持有。這就中了大鱷的圈套。他們就是利用滙豐這個世紀供股來個上下其手,將他們的財富,建築在香港不少窮人的血淚與絕望上。對於這個,大家能做的確不多,筆者就會稍後買入一手滙豐,亦希望有能力的人按自己可能承擔的財力,揸些滙豐,期以兩三年,相信不會有太多損失,但如多人作出承擔,給滙豐有時間去收拾其爛攤子,對香港整體言應是有些幫助。這個買一手滙豐,不是以利、以理出發,而是以義出發,一沉百踩,對香港對大家都無益。

 

港府應預防大鱷傷人

 

在這次滙豐供股事件中,筆者始終認為監管當局是應要有一定預見能力,去考慮到大鱷會混水摸魚,不要死了人,出了事,才去設立調查小組,那時傷害已成,補極也留傷疤。假如有關當局認為大鱷手法難測,那就最好不要香港做金滙中心,以免累港人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損失。

 

要明白,自1998年以來,這10年間,港人財富是受到了以下事件的衝擊:亞洲金融風暴、負資產、科網爆破,8號仔、禽流感以及金融海嘯。10年有5劫,不少港人真已把數十年來的積蓄,累積不賠上八成,也賠上一半至三分一。餘錢怎過世,是不少年逾半百的港人的潛在危機,是港府養起全部港人?如果不是,則最好是千方百計去保障那一再被削砍的港人財富。多些前瞻預防,好過講傷心、難過,三鞠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llStreet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