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中國城裡的華裔,不論是新移民或舊移民,大部分都是說廣東話的。過去跟朋友在餐廳裡打牙祭時,對於吵雜好似拉開嗓門對罵的廣東話是充滿負面的印象,所以連帶地對講廣東話的人也沒有太大的好感,總覺得文明人說話如果不能好好說,而是要比大聲的話,跟野蠻人吵架有什麼兩樣。

 

這是偏見嗎?算是吧!辦公室裡其他同事間的交談大部分是使用廣東話的,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們所使用的廣東話,不論是用詞或語調,卻不似市井或餐廳所聽到地一般,是溫和、有氣質、有禮貌的,反而與我們說國語有些許相似。我不禁開始納悶,為何同樣一種語言卻有不同面貌呢?也開始反思這種特色是廣東話獨有的嗎?那其他語言呢?這不禁讓我首先就想到台語。

 

台語跟廣東話有許多的發音非常近似,如果會說台語,對於瞭解一般廣東話會話會比只懂國語者來得簡單些。台語不僅發音上跟廣東話近似,就連台語使用者的特質也跟廣東話使用者的特徵有異曲同工之妙。

 

外公外婆是生在那個只會說日語、台語而不會說國語的年代裡,所以從小在外公外婆家長大的我,上小學前國語是不太輪轉的,也已經忘記老師是否曾解釋學校內不能使用台語的理由,但如今還依稀記得在小學二年級時,曾因為在學校裡講台語而常被老師處罰。當時的環境讓人覺得,那些只會說國語的人好像高人一截,不僅書念得多、比較有知識,人好像也比較有氣質,尤其比起身邊那些動不動用國罵問候人家媽媽的叔叔伯伯哥哥們,還有街頭巷尾那群每到晚餐時間便扯著嗓子、拿著棍子阿姨嬸嬸們,講國語的那群人講起話來好像都是溫溫吞吞、斯斯文文的。

 

所以多年前有次聽到唐詩三版百首用台語朗誦的時候,是有些訝異的。那是第一次發現原來台語也可以運用得這麼典雅、優美,而不是只有國罵的。至於國語當淪落為普通話時,也是可以被用得非常低俗且沒有氣質的。

 

語言的優美與否跟語言本身關連性不大,但跟使用者的程度則有大大關係。講英文的就比較厲害嗎?這可不然,有個朋友,美國知名大學理工系畢業,英文是他的母語,但他寫出來的文章,文法沒問題,至於優美就談不上了;另外有個朋友,台大畢業,在美國拿到大眾傳播的學位,下足苦工學英文,寫起文章來,不僅文藻優美,上台說起話來,連外國人都豎起大拇指。

 

上個月看醫生時,遇到了一位說英文帶有英國腔的華人醫生,當我與朋友談話時提到這位醫生的英文不似香港人的Hongilsh時,朋友分析說,從香港人的英語口音是可以瞭解到他們的社會階層或家庭背景的。他分析,這個醫生應該是出自於香港的上流階層。這種說法聽起來有些武斷但又似有些道理,不禁讓我聯想起一位大學的同學。

 

這位非同系的大學同學來自宜蘭,非常地聰明,也很努力用功,從大一到大四都是班上的第一名。過去當我們一群人一起混社團時,這位同學只要一說話就是個「幹」字開頭,有次我實在受不了了,問他為什麼要句句髒話?結果這位同學還與他的同鄉反譏我這個「台北慫」,不懂世事,他解釋說,那個「幹」字,只是語助詞,沒有其他意義。這個同學,聽說現在已經是兩個小孩的爸爸了,我忍不住好奇地想,他的兩個兒子會不會耳濡目染,跟爸媽說話時,也拿個語助詞「幹」字來開頭呢?

 

有個在美國同甘共苦的戰友,與過去的我一樣,對於廣東話有相同的偏見,認為其聒噪、粗俗,連帶地不喜其人、其地,雖然從未來過香港,也不願接受我的邀約來訪,還警告我別對他說廣東話。

 

有人問我要不要學廣東話?辦公室的同事也鼓勵我多看香港電視,多學一些日常用語,這樣才能早日跟他們用廣東話對話。也對,人在屋簷下,入境要隨俗,如此一來才容易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打入辦公室的小圈圈啊。但經過兩個多月來的觀察,香港電視不好看,低級的曾志偉綜藝節目不堪入目,轉來轉去,每每總是回到英文台看新聞、看電影,靠電視學英文在美國行得通,在香港想靠電視學廣東話,就得等香港電視節目變得有深度點了!況且不說廣東話也能有飯吃、有工作做、活得白白胖胖、開開心心的,所以學廣東話的時間跟精力就省起來學最想學的日文或是幽雅而有氣質的法文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llStreet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